电泳涂装法
我国开发电泳涂料和涂装技术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1965年上海涂料研究所开发成功阳极电泳涂料,随后有些涂料厂也相继试制成功。到7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中已建成几条汽车零部件阳极电泳涂装线。di一代阴极电泳涂料由当时的部wu四研究所(现改为五九所)于1979年首先研制成功,并在产品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上海涂料所、兰州涂料所、沈阳、北京、天津等漆厂也做了大量阴极电泳涂料的开发工作。在六五期间我国涂料工业从日本、奥地利和英国引进了阴极电泳涂料的制造技术和涂装技术,di一条流水生产的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于1986年7月在一汽车身厂投产,随后同时引进的二汽驾驶室和济汽车身阴极电泳线相继投产,在我国汽车工业中形成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替代阳极电泳涂装之势,到1990年底已建成投产的阴极电泳涂装线有21条(其中车身涂装线16条)。二、在涂装生产线上涂装时为防止溶剂在车间内的扩散和尘埃落入漆槽内,浸漆槽应保护起来。到1994年底投产的已接近40条,几条生产能力10万辆以上的引进阴极电泳涂装线(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捷达线生产能力30万辆电泳槽300立方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夏利汽车有限公司等大槽电泳线)已于1995、1996的建成投产。
除油的方法很多,有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超声波除油等。在涂装业中,以化学除油为常见。化学除油通常采用、碳酸钠之类的碱性溶液,使之与其表面油脂产生皂化或乳化反应,而将油污去除。为了使油脂容易从金属表面剥离,减少除油过程中的泡沫,除油液中还添加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等。据市场统计,在1965年只有1%的汽车车身涂底漆采用阳极电泳涂装法,1970年为10%,而现今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法涂底漆的汽车车身达90%以上。此外,具有综合功能的除油液也时有所见,例如呈酸性的除油、除锈二合一药液,基本为中性的除油、表面调整、磷化三合一药液等。
涂装设备工艺布局
1、产量达不到设计纲领:有的设计不考虑涂装设备吊挂方式,不考虑吊挂间距,不考虑上下坡、水平转弯干涉,生产时间不考虑废品率、涂装设备利用率、产品高峰生产能力。导致产量达不到设计纲领。
2、涂装设备工艺时间不够:有的设计为了降低造价,通过减少工艺时间来达到目的。常见的如:涂装生产线前处理过渡段时间不够,造成串液;固化时未考虑升温时间,造成固化不良;喷漆室主要结构:1)室体:作用是将过喷漆雾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喷漆流平时间不够,造成漆膜流平不够;固化后冷却不够,喷漆(或下件)时工件过热。
3、输送设备设计不当:工件的输送方式有多种,设计不当,对生产能力、工艺操作、上下件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常见的有悬挂链输送,其负载能力、牵引能力都需要计算和干涉绘图。链条的速度对设备的配套也要有相应的要求。静电除尘因塑料表面电荷积累和空气灰尘存在带电粒子,塑料表面往往吸附大量尘埃,使用静电除尘器在工作表面形成高压负离子电场并用高压空气流吹工件表面,有效清除表面电荷和尘埃。涂装设备对链条的平稳性、同步性也有要求。
将热水洗设计为船形槽,采用入槽洪流清洗+出槽喷淋 + 槽上加湿喷淋形式,可加强热水洗功能,提高产品品质。
船形槽可保证洪流的用水量,使车身底部浸入热水中。由于车身底部钣金较厚,加热困难,浸入热水中可使底部温度更容易上升,提高脱脂效果。入槽洪流通过大水量冲洗车身表面及内腔,既可以提高车身的升温速度,也可以对车身附着的杂质(铁屑、油污等)进行很好地去除。为提高涂层的装饰性,在小批量浸涂时用刷子手工除掉多余积存的漆滴,也可用离心力或静电引力设备除掉这些漆滴。在车身表面污物较严重,又不设计手工预清理时采用此种方式是好的选择。
出槽喷淋和槽上加湿喷淋在对车身冲洗的同时可保持车身润湿,防止锈蚀。出槽喷淋可设计管路采用预脱脂的槽液,需通过计算保证喷淋流量不大于脱脂槽液的溢流量。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供应涂装流水线的六安力方机械于2024/12/23 7:24:4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luan.mf1288.com/wuxiyibai2016-2827932311.html